销售服务热线:0532-58758333

电子采购平台:www.xinzhaozhan.com

产品中心

返回上级

怎么样做景气分析

来源:乐鱼    发布时间:2025-09-01 17:09:33

  景气分析是一种判断预测短期经济运行状态趋势的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测度一年内或几个月内经济运行的走势,通过编制景气指数来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预测未来经济运行的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目前,美国、中国、欧盟成员国、日本等国的相关政府部门或研究机构,以及OECD等国际组织均在开展景气分析工作。前瞻性是景气分析的最突出特点。

  (一)景气指数方法。基于数理模型和客观统计数据的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测算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等综合指数;或是建立预警信号系统,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灯来直观表现经济景气状况。景气指数系统能对当前的景气状况做综合测度,有助于决策的评估;可以对未来的景气动向提供预警信号,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二)景气调查方法。基于对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家、消费者、经济学家等)开展景气调查,了解其关于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观定性判断和预期结果,由此形成定量化的情绪指数,如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等,通过指数的变化既可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指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主要包括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等,计算方法分别为合成指数法、扩散指数法等。在实践中,通常采用合成指数法。

  根据经济指标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时滞关系,可以将所筛选的景气指标划分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先行指标包括合同订单等一系列领先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一致指标包括GDP构成项、就业等一系列反映经济周期现状的指标;滞后指标包括库存等一系列滞后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

  采用合成指数法分别对一系列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进行合成,得到先行指数、一致指数和滞后指数。

  预警信号系统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方法,分为红、黄、绿、浅蓝、蓝5种灯号来直观反映经济所处状态。

  通过建立预警指数指标体系,确定各预警指标权重,计算得到预警指数,并将预警指数按照预警界限落入不同信号区域。其中,“红灯区”表示经济过热,“黄灯区”表示经济偏热,“绿灯区”表示经济正常平稳,“浅蓝灯区”表示经济偏冷,“蓝灯区”表示经济过冷。预警信号系统利用一组指标作为判断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依据,避免了单一指标决策的风险。

  基于景气调查的情绪指数主要包括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等,编制方法主要采用净差额法、扩散指数法。

  与景气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景气调查方法是一种主观定性判断,一般会设置为量表(如“好”“一般”和“差”选项等)由调查对象进行选择,计算方法有净差额法、扩散指数法两种。净差额法等于选择积极选项的比重减去选择消极选项的比重,扩散指数法等于选择积极选项的比重加上选择中间项比重的一半。

  景气调查的调查周期一般为月度或季度。其中,消费者信心调查的调查周期为月度,企业景气调查、企业家信心调查和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的调查周期为季度。相应的指数发布周期与调查周期一致。

  企业景气调查是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本企业和本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以及投资、用工、订货(业务预订)和盈利等的判断,综合编制成企业景气指数。

  该调查通过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采集数据,2023年每季度填报企业有60余万家,行业覆盖16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企业景气指数由反映企业对当前景气状态感受的即期指数和反映企业对未来景气状态判断的预期指数综合构成,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企业家信心调查主要通过对企业家(有决策权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企业家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定性判断和对未来经济运行的定性预期,据此编制企业家信心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现状看法和预期信心。企业家信心调查同时跟踪了解企业家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该调查目前每季度有200名左右企业家应邀参与,他们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规模、登记注册类型的行业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由企业家对外部经济环境、内部经营状况的现状判断(即期指数)和对未来3个月的发展预期(预期指数)综合构成,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消费者信心调查是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70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他们对当前就业形势、收入水平、就业前景、收入预期以及消费意愿的主观判断来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

  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尾号抽样方法,每月抽取城乡消费者4860名左右,采取电话调查方式进行调查。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根据消费者对当前的判断(满意指数)和对未来6个月的预期(预期指数)编制的,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是通过对经济学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内外相关热点经济问题的判断,据此编制经济学家信心指数。

  该调查建立的专家库有来自政府机关研究单位、高校经管院系和市场研究机构等的专家约200名,每季度有100位左右经济学家参与调查。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是根据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主要领域的评价(即期指数)和对未来6个月主要领域的预期(预期指数)综合构成,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2023年3月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为101.9,比2月份上升2.2点(图1)。

  自2022年9月份以来,先行指数连续7个月持续上行,表明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宏观经济有望稳定向好。

  3月份,宏观经济一致指数为98.1,比2月份上升2.3点,连续3个月回升,表明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呈持续回升态势,且预期指数升幅明显大于满意指数,反映了疫情平稳转段背景下我国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快速修复过程(图2);2023年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调,表明我国经济和居民消费的恢复基础仍需加固;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回升,聚集型、接触型服务业的活跃是居民信心修复的重要支撑。

  2023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07.8,比上季度提高8.9点(图3),扭转了2021年四季度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回升至临界值(100.0)以上。其中,即期指数比上季度提高6.8点,表明企业景气度进一步提升;预期指数比上季度提高10.3点,表明企业对未来信心明显增强。

  2023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109.1,比上季度回升10.5点(图4),连续6个季度低位运行后重回临界值以上,表明经济学家看好疫情平稳转段后我国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

  景气分析是一种判断预测短期经济运行态势的统计分析方法,综合测度一年内或几个月内经济运行的走势,通过编制景气指数来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预测未来经济运行的趋势,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目前,美国、中国、欧盟成员国、日本等国的相关政府部门或研究机构,以及OECD等国际组织均在开展景气分析工作。前瞻性是景气分析的最突出特点。

  (一)景气指数方法。基于数理模型和客观统计数据的宏观经济景气监测方法,通过构建经济景气指标体系,测算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等综合指数;或是建立预警信号系统,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灯来直观表现经济景气状况。景气指数系统可以对当前的景气状况做综合测度,有助于决策的评估;可以对未来的景气动向提供预警信号,为经济决策提供指导。

  (二)景气调查方法。基于对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如企业家、消费者、经济学家等)开展景气调查,了解其关于经济运作状况的主观定性判断和预期结果,由此形成定量化的情绪指数,如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等,通过指数的变化既可以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也可以指导公司制作经营和投资决策,指导消费者进行消费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最重要的包含先行指数、一致指数、滞后指数等,计算方式分别为合成指数法、扩散指数法等。在实践中,一般会用合成指数法。

  根据经济指标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时滞关系,可以将所筛选的景气指标划分为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先行指标包括合同订单等一系列领先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一致指标包括GDP构成项、就业等一系列反映经济周期现状的指标;滞后指标包括库存等一系列滞后于经济周期波动的指标。

  采用合成指数法分别对一系列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进行合成,得到先行指数、一致指数和滞后指数。

  预警信号系统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方法,分为红、黄、绿、浅蓝、蓝5种灯号来直观反映经济所处状态。

  通过建立预警指数指标体系,确定各预警指标权重,计算得到预警指数,并将预警指数按照预警界限落入不同信号区域。其中,“红灯区”表示经济过热,“黄灯区”表示经济偏热,“绿灯区”表示经济正常平稳,“浅蓝灯区”表示经济偏冷,“蓝灯区”表示经济过冷。预警信号系统利用一组指标作为判断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依据,避免了单一指标决策的风险。

  基于景气调查的情绪指数最重要的包含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等,编制方法主要是采用净差额法、扩散指数法。

  与景气指数定量分析不同,景气调查方法是一种主观定性判断,一般会设置为量表(如“好”“一般”和“差”选项等)由调查对象做出合理的选择,计算方式有净差额法、扩散指数法两种。净差额法等于选择积极选项的比重减去选择消极选项的比重,扩散指数法等于选择积极选项的比重加上选择中间项比重的一半。

  景气调查的调查周期一般为月度或季度。其中,消费者信心调查的调查周期为月度,企业景气调查、企业家信心调查和经济学家信心调查的调查周期为季度。相应的指数发布周期与调查周期一致。

  企业景气调查是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的企业经营者开展问卷调查,明白他们对本企业和本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和预期,以及投资、用工、订货(业务预订)和盈利等的判断,综合编制成企业景气指数。

  该调查通过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采集数据,2023年每季度填报企业有60余万家,行业覆盖16个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企业景气指数由反映企业对当前景气状态感受的即期指数和反映企业对未来景气状态判断的预期指数综合构成,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企业家信心调查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家(有决策权的公司制作经营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企业家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定性判断和对未来经济运行的定性预期,据此编制企业家信心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现状看法和预期信心。企业家信心调查同时跟踪了解企业家对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

  该调查目前每季度有200名左右企业家应邀参与,他们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规模、登记注册类型的行业企业。企业家信心指数由企业家对外部经济环境、内部经营状况的现状判断(即期指数)和对未来3个月的发展预期(预期指数)综合构成,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消费者信心调查是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70岁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根据他们对当前就业形势、收入水平、工作前途、收入预期以及消费意愿的主观判断来编制消费者信心指数。

  该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尾号抽样方法,每月抽取城乡消费者4860名左右,采取电话调查方式来进行调查。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根据花了钱的人当前的判断(满意指数)和对未来6个月的预期(预期指数)编制的,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是通过对经济学家进行问卷调查,明白他们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国内外相关热点经济问题的判断,据此编制经济学家信心指数。

  该调查建立的专家库有来自政府机关研究单位、高校经管院系和市场研究机构等的专家约200名,每季度有100位左右经济学家参与调查。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是根据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主要领域的评价(即期指数)和对未来6个月主要领域的预期(预期指数)综合构成,指数取值范围为0~200,以100为景气临界值。

  2023年3月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为101.9,比2月份上升2.2点(图1)。

  自2022年9月份以来,先行指数连续7个月持续上行,表明社会预期持续改善,宏观经济有望稳定向好。

  3月份,宏观经济一致指数为98.1,比2月份上升2.3点,连续3个月回升,表明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经济运行开局良好。

  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中国消费者信心呈持续回升态势,且预期指数升幅明显大于满意指数,反映了疫情平稳转段背景下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快速修复过程(图2);2023年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回调,表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居民消费的恢复基础仍需加固;5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小幅回升,聚集型、接触型服务业的活跃是居民信心修复的重要支撑。

  2023年一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07.8,比上季度提高8.9点(图3),扭转了2021年四季度以来的持续下降态势,回升至临界值(100.0)以上。其中,即期指数比上季度提高6.8点,表明企业景气度逐步提升;预期指数比上季度提高10.3点,表明企业对未来信心明显增强。

  2023年一季度,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109.1,比上季度回升10.5点(图4),连续6个季度低位运行后重回临界值以上,表明经济学家看好疫情平稳转段后我们国家的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

上一篇:易明医药“二连板”58同城姚劲波准备拿下控制权

下一篇:许昌智能上半年净利润添加3381% 成功中标多个国家电网收购项目